让心遨游的散文

时间:2023-04-11 18:26:25
让心遨游的散文

让心遨游的散文

人在天地间,就生命个体而言较自然之万物,可谓是微乎其微,在这个有限的时空里,怎样才能获得灵魂上不朽的价值,体味到天地万物的博大与精彩?

于是“心的遨游”便如同梦幻中的仙境一般藏在了我心中很多年,依如蝶之蹁跹,每每在我滞重胶着的时候,总透出天心一线之亮光,指引我摆脱那来自地心的力量。

天地大道,法乎自然。心之遨游是于虚静中挥洒自己的放诞,于达观中流露出些许狡黠,用体温去焐热“天地大理”的智慧,随着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在人一生的旅程中,我们不断地在用知识装扮着自己,而在这一生知识攀登的途中,我们常常会有着这样深刻地体会:一卷卷徐徐展开的大书,似古圣先贤端庄肃穆,一重又一重的激励怦怦荡开我们青涩年华里正在长成的襟怀。我们坚信“登山必自”,所以我们情愿一步步用青春的躯体去丈量这条千古立志笃学的博取知识之路。一切的一切让我们的心深深体会到了“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况味。

也许在一路走来,从晨光熹微、从墨黑的天色到透出月白、水蓝,直到姹紫嫣红,烧出满天霞蔚……有一天,迎着山巅长风之时,我们有了“海到尽头天作岸,身登绝顶我为峰”的豪迈,但也正是这样的这条生命朝圣的路上,我们才忽然顿悟了儒家的所谓的践行之道:千里之行,积于跬步,直至天下担当。

心之遨游,到底能抵达哪里呢?道家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记得汪国真先生在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当我从文字里出来时,我成了哲人;当我从自然之书中出来时,我成了孩子。”是的,鲜有碑文一样哲理!于丹教授说:“鲜有碑铭的自然用造化完成了对我生命的另一种成全”。阳光中折射出的是智慧者的微笑。

作为中国文人,大抵都受到那两种思想学派的.影响,即儒和道。儒,教我在社会人格中自我实现,以身践行;道,则假我以羽翼,教我在自然人格中自我超越,让心遨游。因此,中国文化的人格理想当于“神于天,圣于地”,天地人三者共生共长。如果说,儒学给了我们一方坚实大地,教我们承担了重担,那么道家则给我们一片自在天空,人在其中,是以心灵无疆,举重若轻。

流光一闪二十余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生命的成长如庄子所云“外化而內不化”。对外在世界越来越多宽容感恩,融合于规则,而内心的执守日益打磨得坚毅无悔。甚至不再怀疑是否能真地可以用一生把梦想刻画成真。

所以,我愿意畅游在“文字之书”和“自然之书”里,用自己的生命激活经典,用经典的力量还我们生命一副本来的模样,可以天真,也可以飞扬。“虽不能及,心向往之”。

列御寇御风而行,犹有待也,况乎我们的一己人生,要酝酿多少智慧和勇敢,才可以终至于“彼且恶乎待哉”的骄傲境界?穿越千古尘埃,用灵魂的名义告诉我们自己:今生今世,要让心遨游!

《让心遨游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